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被誉为“茶源道始、盟誓之城”,是普洱茶的核心原产地和集散中心,茶马古道的源头,是一个以哈尼族、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自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普洱府起,宁洱已有293年历史。全县总面积3670平方公里,全境皆山,地貌纵横交错,地质构造属喀斯特地貌,属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兼有热带、中亚热带、南温带等气候类型。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7.6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6.8%,城镇化率45.3%,全县辖6镇3乡、85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6.2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55.5%。境内有普洱山、那柯里茶马古道特色小镇、困鹿山皇家古茶园、锦袍山公园、民族团结园等景点。先后荣获“中国天然氧吧”、“全国十大魅力茶乡”、“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云南十大宜居县”等称号,成功创建美丽县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县城等。
近年来,宁洱县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 “三个定位”、全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目标、加快推进“思宁发展一体化”,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全力建设成为“魅力彰显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国际性次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科技型绿色工业聚集区、区域性国际现代物流中心、有较高声誉的养生宜居宝地”。
宁洱县具有区位、资源、文化三大优势。区位优势:宁洱地处滇南乃至中国连接东南亚的交通要道,东与墨江县、南与思茅区和江城县、西与景谷县、北与镇沅县接壤,地处普洱中心地带,北距离省会昆明市370公里,南距离市政府驻地思茅区33公里;昆曼国际大通道、国道213线、国道323线、省道222线在宁洱交汇;中老铁路(宁洱段)在宁洱县城边穿过,并在宁洱县设立全市境内最大的火车货运站点;建成通车的宁江公路、在建的文团公路和即将开工的景宁高速通车后将进一步凸显宁洱在综合交通方面的有利优势。资源优势:宁洱县年平均气温18.2℃,降水量1398毫米,日照1920小时,气候温暖,四季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有耕地面积30.06万亩,有林地面积469万亩。森林覆盖率77.86%。全县有茶、林、畜牧、现代烟草4大支柱产业,同时也在4大重点产业的高原特色农业中,也有我县的“一县一业”咖啡产业。此外还有核桃、澳洲坚果、重楼、滇黄精、白及、石斛、茯苓等特色产业。土鸡、甜糯玉米、翅果藤、蜂蜜、石斛、野生菌、黄心山药、薄壳山核桃、碧根果等农特产种类多、营养价值高,被统一纳入“茶马山甄”区域公共品牌。文化优势:“名茶、名道、名碑、名人”是宁洱的四大文化品牌。名茶:勤劳智慧的宁洱先民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铸就了普洱茶这一驰名中外的历史品牌,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普洱茶文化。名道:茶马古道从宁洱起源,通往全国、走向世界,孕育了内涵丰富的茶马古道文化。名碑:县内有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和民族工作第一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誓词碑。名人:是主演电影《五朵金花》《阿诗玛》的著名彝族演员杨丽坤和全国英模张培英的故乡。县内有云南省第一所开设新学的百年老校—普洱中学,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磨黑中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滇西南革命的活动中心、省级革命老区。